治疗药物监测技术与服务创新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3月15日,治疗药物监测技术与服务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杏林山庄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围绕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技术创新、临床应用与未来工作目标展开深入探讨。临床药师在TDM数据解读、临床用药方案优化等环节具有独特的专业价值,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提升临床药师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临床精准需求。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卓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药理学会TDM专委会常务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颖教授致开幕辞,强调TDM是精准医疗的基石,呼吁加强跨学科协作,加速技术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王学彬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边诣聪教授、北京友谊医院李新刚教授分别以“他克莫司TDM与个体用药研究——源于临床,证于基础”、“TDM技术临床应用新进展”、“基于定量药理学的特殊人群精准给药”为主题,聚焦TDM前沿技术进展与临床药学实践分享研究经验。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马凌悦教授汇报2025年围绕TDM计划开展的工作,TDM临床药师们将积极推动专家共识制定、开展麻醉药物TDM调研、举办临床药师培训班及推进TDM科普工作。与会专家围绕工作计划、精准医疗时代下的TDM技术创新与未来方向以及临床药师在TDM多学科协作中的核心作用等议题展开讨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肇丽梅教授强调临床药学研究需立足真实世界证据,聚焦解决药物浓度与疗效不匹配的临床难题,倡导药师以专业特色参与多学科协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陈峰教授指出儿童TDM需系统化推进,注重从数据中挖掘临床价值。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徐萍教授分享医-药合作经验,提出麻醉药物TDM需突破术中血药浓度快速检测技术瓶颈,以确保监测结果的时效性和临床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王学彬教授强调临床合作需以尊重医生专业判断为前提,保障研究资源整合效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邱晓燕教授认为新技术与多学科交叉将驱动药学创新,将积极参与专家共识制定。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边诣聪教授表示将支持TDM科普工作、专家共识等核心项目落地。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罗雪梅教授提出数据挖掘与解读的重要性,以及将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必要性。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晓东教授结合呼吸科感染治疗合作经验,愿协同推进儿科TDM及手术室用药研究。
会议最后周颖教授与王卓教授依次做会议总结,共同指出,未来临床药师TDM工作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TDM中的临床实践优势,重点推进临床药师能力提升和专家共识文件制定,深化多学科协同创新机制,促进TDM技术向精准药学服务高效转化,持续推动我国个体化医疗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