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师,世界舞台:第23届IATDMCT年会中国TDM专家团展现前沿与实力

2025年9月21-24日,第23届国际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学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and Clinical Toxicology, IATDMCT)年会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Creative solutions for global challenges(应对全球挑战的创造性解决方案),报告内容围绕肿瘤TDM、抗感染药TDM、定量药理学、免疫抑制药及生物标记物、环境卫生与毒理学、生物制剂TDM、临床毒理学与药物滥用、药物基因组学、替代采样策略等专题开展,共有来自全球近6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中国代表50余名。
来自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中国专家参与了多个专题会和口头报告。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委会主委缪丽燕教授带来《Competency-Based Training for TDM Pharmacists: A National Framework from China》的专题报告,介绍了我国TDM药师胜任力框架以及专委会在药师能力培养方面开展的工作,获得热烈反响。副主委赵荣生教授报告了《Implementation of TDM guideline-based standardized supportive care improves safety of Methotrexate treatment》介绍了团队基于《大剂量甲氨蝶呤循证用药指南》的实施科学研究。依托指南实施提供标准化的TDM与精准用药服务,有力保障了甲氨蝶呤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副主委颜苗教授进行了《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Induced Hepatotoxicity: Explor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Toxicology Aspects》及《Voriconazole Dosing in Liver Dysfunction: From Population Models to Clinical Practice》两场汇报,系统揭示了TKIs肝毒性的分子机制及甘草酸类药物的保护作用;同时团队基于伏立康唑TDM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建立并验证“VALID”给药方案,为肝功能不全患者提供精准的伏立康唑剂量调整策略,显著提升了治疗达标率与用药安全性。副秘书长黄晨蓉副教授汇报了题为《Optimizing Busulfan Exposure in Chinese Pediatric Patients Undergoing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的研究。针对目前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患者在预处理阶段缺乏白消安TDM明确治疗窗的现状,其团队牵头开展了一项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探索适用于中国儿童患者的白消安治疗窗范围。该研究为中国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预处理方案中实现白消安的精准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和保障。委员蔡骅琳副教授报告了《Metabolic Toll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GEs Accumulation,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Cognitive Decline》探索了抗精神病药物对脑部的代谢副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应对策略和治疗靶点。委员王学彬教授分享了《Tacrolimus Levels Compared in PBMCs and Whole Blood Among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介绍团队针对肾移受者开展的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非干预临床研究,通过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他克莫司个体内变异(IPV)与新生供体特异性抗体(dnDSA)状态相关联,证实了未来监测PBMC内他克莫司浓度更具有临床价值。
本次会议召开了IATDMCT换届会,专委会副主委、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颜苗副院长连任教育长,专委会委员、长兴县人民医院药学部林彬主任当选为理事和RAPS副主席。

开幕式颁奖环节,专委会常委上海胸科医院焦正教授荣获《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杂志最佳审稿人奖。闭幕式颁奖环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马毅主管药师荣获最佳壁报奖。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来自中国TDM领域的青年药师在会议中表现活跃。丁肖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陶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再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宋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雪梅(南京鼓楼医院)、边诣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马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何佳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林美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胡楠(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青年学者进行了口头报告、步行壁报展示和壁报交流其在本次会议报告内容形式和标题见下表(排名不分先后)。



IATDMCT 是全球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学领域的重要国际交流平台,为各国学者提供了深度对话与合作的机会,持续推动学科发展与临床实践进步。本次年会不仅是中国药师参与规模最大的一届,也成为集中展示中国TDM研究成果、赢得国际同行认可的重要窗口。中国代表团的出色表现,充分体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创新实力、临床实践水平与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明年,IATDMCT 年会将在法国举行。我们期待更多中国青年药师踊跃参与国际交流,站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药师的专业风采与学术力量,共同推动中国TDM事业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供稿人 周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丁肖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